关于老肖:此人在顿河地区生活了四年写书,他老婆是哥萨克女教师。
老索1962年曾对老肖说:“我的不可改变的感情:我是多么敬仰不朽的《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当时老肖早已被质疑。后来,老肖认为老索的剧本“反苏”:“我无条件地赞成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作家协会。”于是就有了老索的反水。
下两段抄自张捷的文章:
根据他自己的叙述,60年代末他结识了著名学者托马舍夫斯基的妻子伊琳娜·梅德维杰娃·托马舍夫斯卡娅,两人谈起了《静静的顿河》,都认为该书的作者不是肖洛霍夫。在索尔仁尼琴的鼓动和支持下,这位对顿河哥萨克的历史毫无所知、没有认真读过肖洛霍夫的小说的女学者便开始写《〈静静的顿河〉的激流》一书。她根据一些传言,断定小说的作者是白军军官克留科夫。此书(署名Ⅱ)于1974年在西方出版,在俄罗斯侨民和西方斯拉夫学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久,索尔仁尼琴在回忆录《牛犊顶橡树》的“补充五”里叙述了策划和写作《〈静静的顿河〉的激流》一书的经过,并且又根据道听途说,提出了小说“作者”的新的人选。索尔仁尼琴写道,听一个老哥萨克说,他不仅不怀疑肖洛霍夫从克留科夫那里“偷了”《静静的顿河》,而且知道接着把这部小说写完、后来又写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是谁,这就是肖洛霍夫的岳父格罗莫斯拉夫斯基。索尔仁尼琴还特别注明,格罗莫斯拉夫斯基在50年代肖洛霍夫发表《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时还活着,而在他死后的20年肖洛霍夫没有发表一行字。他这样说,不仅是要否定肖洛霍夫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而且要说明其他的作品也不是肖洛霍夫写的。可惜他在编这段天方夜谭式的故事时没有调查一下,不知肖洛霍夫的岳父死于1939年,这就露出了马脚。90年代他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在再也提不出具体人选的情况下还说,《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一定是一个“在国内战争中崭露头角和随即在战争中死亡的文学天才”。
就是说,只要能把肖洛霍夫排除在外,谁当小说的作者都行。
同样,方粉只要把韩寒排除在外,可以把一个在1960年成年并知道赫鲁晓夫在联大敲桌子的人拿来当作者,要知道1960年韩父只有三岁:)
老索1962年曾对老肖说:“我的不可改变的感情:我是多么敬仰不朽的《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当时老肖早已被质疑。后来,老肖认为老索的剧本“反苏”:“我无条件地赞成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作家协会。”于是就有了老索的反水。
下两段抄自张捷的文章:
根据他自己的叙述,60年代末他结识了著名学者托马舍夫斯基的妻子伊琳娜·梅德维杰娃·托马舍夫斯卡娅,两人谈起了《静静的顿河》,都认为该书的作者不是肖洛霍夫。在索尔仁尼琴的鼓动和支持下,这位对顿河哥萨克的历史毫无所知、没有认真读过肖洛霍夫的小说的女学者便开始写《〈静静的顿河〉的激流》一书。她根据一些传言,断定小说的作者是白军军官克留科夫。此书(署名Ⅱ)于1974年在西方出版,在俄罗斯侨民和西方斯拉夫学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久,索尔仁尼琴在回忆录《牛犊顶橡树》的“补充五”里叙述了策划和写作《〈静静的顿河〉的激流》一书的经过,并且又根据道听途说,提出了小说“作者”的新的人选。索尔仁尼琴写道,听一个老哥萨克说,他不仅不怀疑肖洛霍夫从克留科夫那里“偷了”《静静的顿河》,而且知道接着把这部小说写完、后来又写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是谁,这就是肖洛霍夫的岳父格罗莫斯拉夫斯基。索尔仁尼琴还特别注明,格罗莫斯拉夫斯基在50年代肖洛霍夫发表《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时还活着,而在他死后的20年肖洛霍夫没有发表一行字。他这样说,不仅是要否定肖洛霍夫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而且要说明其他的作品也不是肖洛霍夫写的。可惜他在编这段天方夜谭式的故事时没有调查一下,不知肖洛霍夫的岳父死于1939年,这就露出了马脚。90年代他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在再也提不出具体人选的情况下还说,《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一定是一个“在国内战争中崭露头角和随即在战争中死亡的文学天才”。
就是说,只要能把肖洛霍夫排除在外,谁当小说的作者都行。
同样,方粉只要把韩寒排除在外,可以把一个在1960年成年并知道赫鲁晓夫在联大敲桌子的人拿来当作者,要知道1960年韩父只有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