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 [专题] [检索] [独立评论] [海阔天空] [矛盾江湖] [全版论坛]

独立评论

所跟帖: 赂脽脫帽脟茂 脼D脻d/脧镁露芦鹿脴脫脷驴脳脳脫碌脛脤脰脗脹   2022-01-27 21:44:06  


作者: 赂脽脫帽脟茂   脼D脻d/脧镁露芦鹿脴脫脷驴脳脳脫碌脛脤脰脗脹拢篓脭枚虏鹿掳忙拢卢脦氓露脦脭枚虏鹿虏驴路脰录没脌露脳脰拢漏 2022-01-28 14:16:34  [点击:1025]
晓东关于孔子的讨论(增补版,五段增补部分见蓝字)

节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2500多年,被人为地扭曲和误读得太多太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伟大的孔子不断被扭曲误读和抹黑,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被添加糟粕,现在又被不少大陆人继续以讹传讹。我们现代人必须本着谦卑和小心谨慎的态度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孔子,去糟存精,去芜存菁,才能探究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那个只能读读译文的黑格尔又怎能做到这点?

晓东关于孔子的讨论 (增补版,见蓝字部分)
2022年1月26日
2022年1月27日 增补定稿

今天,这个邮群中起码有两个基督徒给我发来黑格尔谈孔子的文章《黑格尔眼中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我不得不说说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首先,不要以为他是黑格尔,他就什么都懂。这篇文章就说明,黑格尔不懂孔子,他对孔子的判断不得要领,根本不对。黑格尔对孔子的判断错误我没时间一一评说,我只想说明他错误判断的根源是什么:黑格尔不懂中文,更不懂2500年前的那种极简炼的古文。他读的是译文,这些译文问题很多。我现在手头就有一本中英文对照的《论语》,英译文常错得离谱,说明译者对2500年前的简炼古文理解得不对。不要说译文,就是研究孔子的中国人也常会有误读孔子的地方,就连儒学大师朱熹对孔子的解读也有不少漏洞和误读。所以,研究中国古典哲学和儒学的台湾著名教授傅佩荣就告诉他的学生,你们研究孔子,不要读朱熹,他解读孔子不够好,对孔子不少误读。中文原文解读都有那么多的误读误判,黑格尔读的那些译文又能好到哪里去?

孔子的思想不是黑格尔所言的,没有思辨力的简单的道德道理。孔子与他的学生有许多思想讨论,多处表现出孔子的思辨力。要知道,孔子的思想是在2500年前,比耶稣基督还早了500多年。那时没有纸笔,孔子不可能像黑格尔那样长篇大论地写书。孔子的思想是那么古远,那么早,仅凭这点就很了不起了,更不要说,他的思想深邃,极具思辨力,实在伟大。我曾读了数遍圣经,写过一篇有关圣经的长文,我认为,与孔子相比,耶稣基督的思想才是没有思辨的简单的道德道理。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19岁离家求学,20岁回到鲁国做小委吏,30岁办学, 34岁长途跋涉去问学老子,54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14年之久,68岁回到鲁国。此后,他不再问国家政事,而是专心整理传统的文化典籍,潜心研究和增补《周易》,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录下的零散资料修编《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73岁去世。

孔子在20岁至30岁这段时间,几次背着行囊出国求学。那时没有纸张书本,求学只能靠走路去向有才学的人问学。他第一次是去宋国的国都商丘求学,一路上荆棘坎坷,强人出没,野兽横行。第二次是去郑国,他听说,郑国有个很有名的大臣叫子产,他便步行去向郑国子产求学。《史记》上对子产评价说:“为人仁,爱人”,子产为人很仁德,能够爱人。《史记》还说,孔子到郑国以后与子产亲如兄弟。孔子思想的价值核心“仁”的确立,不无子产思想的影响。

而耶稣只活了三十四岁,布道时间大概三年多。耶稣在三十岁以前是个木匠,过著犹太人的传统生活。他公元后二十六年受洗并事工布道,在公元后三十年受难升天,圣经里说到“耶稣被处决时约三十四岁”。耶稣布道从来没有离开他的出生地伯利恒(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处)二百英里(大约320公里)以外的地方。

耶稣最初是一个犹太教徒,他传道初时并没有想到创立一种新宗教,而是拥护犹太教的基本教义以表明自己的正统性和权威性。后来,耶稣声称自己是弥赛亚(救世主),并从《旧约圣经》中找理论根据,以证明自己是先知们所预言过的那位弥赛亚。耶稣死了七十年后,他的使徒才开始记载耶稣的活动,以文字形式力图证明耶稣是先知们所预言过的那位弥赛亚,并把这些文字定为福音书。

孔子和耶稣相比,谁去的地方多,谁的阅历深、见识广,谁的人生经历丰富,谁著书立说著有九部巨著,而且是在没有纸笔的远古时代,谁研学的时间长而引发有系统的深邃思想,两下里比较则一目了然,而且孔子比耶稣早生了500多年。

孔子关于“忠”与“恕”的讨论,就突出表现了他的思辨力。孔子对恕的解释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学生子贡问孔子:“忠恕”两字中如果只选一个应选择哪一个?孔子选择了“恕”, 剔除了“忠”(《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孔子说:它就是“恕”啊,自己不愿的,也不要强加于人。)孔子的这个选择和判断体现了他超人的思辨和判断力。

孔子对“忠恕”两个字都有解释:“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你想要的,也要帮助别人达到。但由于人各有不同喜好和追求,人对事物的认识也各有不同,如何帮助不同喜好和追求的人达到自己的所立所达?显然,“忠”的诉求看似美丽高尚却不符合人性,有很大局限性,高不可及。而“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将心比心,是自敛自省。“恕”符合人性,切实可行,容易做到。 孔子选择和诠释了“恕”,成就了儒家的“恕道”思想,极具思辨力,连西方世界也接受并常常引用这个思想。

最可笑的是,文革思维的大陆国人把孔子说的“忠”理解为他们的“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忠”。

孔子反对“以德报怨”的思想也很具思辨力,而后人却把孔子误读为赞成“以德报怨”,孔子绝不是后人误读的这种没有原则的老好人。《论语 宪问第十四》中这样写到: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报答恩德呢?应该用直道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报答恩德。”(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里的“直”指的是“正直的方式和态度”。而孔子不留情面地抨击叱骂他看不惯的不仁不义,就是一种正直的方式和态度。

孔子的思维方式既不教条简单又不僵化死板,孔门十哲之一的政事科高材生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说: 子絕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四点:不凭空猜想,不事先做肯定判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黑格尔这类所谓的“思想家”比孔子差得远。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平等思想,实在太伟大了!

由于孔子的年代没有纸笔,文字是刻在竹简上,必须简炼再简炼,所以每一个字中的含义都非常丰富,如想正确解读孔子,不但要了解古文字义,还要了解这些话的历史背景和此话的上下文。可是,孔子遭到太多的误读误判,尤其文革大批判,批林批孔,把孔子误读误判得更加离谱。比如孔子的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被误读得面目全非,直到现在许多人还是用文革大批判去扭曲误读孔子这句话,污蔑孔子这句话表现的是君臣奴性。还有许多人根本不考虑历史背景,用自己简单僵化的错误思维方式去臆测孔子的话。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历史背景是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告诫昏聩暴虐的齐景公的话。

孔子的意思是,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唯君子有了君子的样子,臣子才有臣子的样子。只有君子做好君子,臣子才能做好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才能像儿子。孔子还说,当今朝政是君不君臣不臣,孔子是在批评昏聩的齐景公君不君。

孔子这个思想揭示了他所处时代的重要人际关系对整个社会的深层影响,揭示了政治的上行下效的社会效应。所以,孔子要求皇朝君王要有更高的道德,唯有上层道德高、腐败少,下层才会干净。而且很快孔子就因不满齐景公的昏聩残暴而离开他,虽然齐景公给孔子很高的待遇。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才是孔子真正的为政理念,孔子既不愚忠,也不犬儒。

再举一个误读误判孔子的典型例子,它出自《論語·秦伯》,原话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被扭曲误读为孔子阻挠人民知书达理的愚民术,还被去掉两个逗号篡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孔子的本意是: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而育民理国是兴起于诗、确立于礼、发展完成于音乐。如果人民已可以掌握诗礼乐,就由他们自由去做、去发挥,如果人民还不可以掌握(诗礼乐),就去教育使他们去知晓和掌握。

我们细想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也是从诗和神话故事兴起,发展完成为美妙的音乐,这个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化过程,被孔子生动正确地表达出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样一句具有深刻寓意和思想的话,竟被不求甚解、不学无术者误读成愚民术,把始创“有教无类”平等思想的大教育家孔子污蔑成愚民者。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2500多年,被人为地扭曲和误读得太多太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伟大的孔子不断被扭曲误读和抹黑,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被添加糟粕,现在又被不少大陆人继续以讹传讹。我们现代人必须本着谦卑和小心谨慎的态度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孔子,去糟存精,去芜存菁,才能探究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那个只能读读译文的黑格尔又怎能做到这点?

加跟贴

笔名:     新网友请先注册笔名 密码:
主题: 进文集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