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 [专题] [检索] [独立评论] [海阔天空] [矛盾江湖] [全版论坛]

独立评论

所跟帖: 脠眉脌楼 录脫脝脌脳陋脤霉拢潞露脭鹿虏戮眉露篓脤脮脮陆脪脹脮陆鹿没脪脡脦枚   2018-02-02 02:29:53  


作者: 脠眉脌楼   赂陆脌卯脛卢芒脰禄脴脪盲脗录拢潞脫毛脣脷脭拢虏驴脭脷脣脮脰脨脳梅脮陆拢篓脮陋脪陋拢漏 2018-02-02 02:41:22  [点击:882]
【说明:李的“回忆”居然捏造自己在苏中损失4万人,以迎合黄俄官方数字,而《徐州绥靖概要》列出的伤亡只有八千多。但是,“七战”的过程,李的说法与粟裕大相径庭:海安之战粟裕说战果很大——而李默庵说:“我回忆攻打海安,我部似乎没有花费什么气力。经过两天时间,打了一下,整编第六十五师便占了海安,第一○五旅占了李堡。从作战计划上来说,我部达到了目的。”】

李默庵回忆录:与粟裕部在苏中作战(摘要)

●升任第一绥靖区司令官

  国民党军队在抗战胜利后的整编中,除了保留12个战区序列编制,还编有四个方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

  在全面内战爆发之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各战区、各方面军又作了大幅度调整。

陈诚担任参谋总长后,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汤恩伯自知难与陈诚配合,提出辞职,而陈诚为指挥顺手,当即同意了汤的请求,调汤为南京卫戍总司令。于是,陈诚提出由我接替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我任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没几天,第三方面军改为第一绥靖区,我即改任第一绥靖区司令官。

  大约是在1946年6月26日,我率高级参谋罗觉元及副官、译电员等人,由徐州乘火车来到无锡,接任汤恩伯的职务。

  当时,国防部下达给我的作战任务是占领苏中、苏北的解放区,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攻占东台、兴化、高邮以南地区;第二阶段:攻占盐城、阜宁、淮阴地区。当时,长江以北地区,国民党军队占领着南通、江阴、扬州等地,其他地区如黄桥、如皋、海安等,为解放军占领。

长江船只往返,国民党军队只能靠南边行驶,北面航线由解放军控制,双方时有磨擦。这使南京政府感到极不安全,面子上很不好看,所以,下决心要攻占苏中、苏北。而占领这一带解放区的,是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是粟裕,政委是谭震林,所率部队有第一师、第六师、第七纵队、第十纵队共计19个团,约三万余人。后补入第五旅(三个团)和华中军区特务团。

  而当时我第一绥靖区的部队有:整编第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整编第四十九师,师长王铁汉;整编第二十五师,师长黄伯韬;整编第二十一师,师长刘雨卿;整编第六十五师,师长李振;整编第六十九师九十九旅,旅长朱志席;新编第七旅,旅长黄伯先;另外加第七和第十一两个交通警察总队,总兵力达12万人。

  ●泄露天机 推迟进攻

  为实现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我拟先集中兵力,攻占黄桥、如皋、海安、李堡等地,与扬州、泰县取齐,搞好这些地区的交通、通讯、补给,然后再向北行动。

  为慎重起见,我专程到南京见过陈诚,并与国防部次长刘为章进行了研究。作战计划获准后,我即在无锡司令部召开了作战会议。

  当时与会的各位师长、旅长,凭借良好的装备和众多的兵力,并不把江北解放军放在眼里。他们多数没有与解放军作战的经验,还不知道解放军的厉害。第八十三师原是王耀武的基本部队,也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半美式装备,战斗力较强。师长李天霞信心百倍地表示说:我的部队没有问题,一个团就可同共军干一下。

  我有过和红军作战的经验,深知不可对解放军估计过低。但是也有些盲目,感到以这么多的兵力对付解放军不成问题,仅在会上提醒各位:解放军作战一向灵活机动。江北粟裕部久踞苏中,熟悉地形,且善于发动百姓,此次进攻,切切不可马虎大意,须稳扎稳打。各部之间,要密切配合,务求一举成功等,而没有对粟裕的部队做深入的侦察。

  会后,根据作战需要,我决定将司令部前移,设在常州,并亲自勘察了地址,选定在常州东南角的一所旧式营房内。

我的这一次作战,还特别得到了空军总司令周至柔的帮助。当年,我和周至柔同在陈诚的第十一师当过旅长,我俩关系很好。他是和我一同提升,任空军总司令的。我到南京开会时,周至柔见到我,主动提出要为我配备一架小飞机。我很高兴地答应了。那架飞机很小,仅能坐两个人。但有了这架飞机,我往返南京及视察各部队驻地,的确方便了不少。

  经过周密的准备,7月9日,我在常州司令部又召开作战会议,调整了一些部署,并把发起攻击的时间确定在7月13日。同时,下发了油印的作战计划。

  但是,没想到,在7月12日,蒋介石亲自给我打来电话,要我暂停进攻。蒋的决定很突然,我虽不知何故,也只好立即通知了部队。

  事后我才了解清楚,原来是我部作战计划泄密了。7月11日,我部的油印作战计划,不知何故,被摆到了调解国共和谈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先生的办公桌上,更有意思的是,比马歇尔早一天,7月10日,也就是我召开作战会议的第二天,华中解放军便获得了同样的情报。

7月11日,马歇尔先生看到了我部的作战计划,马上去见蒋,对蒋说:“我得知你们要进攻苏中解放区,有这件事吗?”蒋一口否定。于是马歇尔当场拿出了我部的作战计划,弄得蒋非常难堪。

1983年,粟裕撰写了《回忆苏中战役》一文。其中写道:“蒋军即将向我大举进攻,我军在海安、如皋一线严阵以待。7月10日,我们已确悉蒋军将在三四天内分四路向如皋、海安大举进攻。整编第四十九师从南通北犯如皋;整编第八十三师从泰兴、宣家堡,整编第九十九旅从靖江,两路合击黄桥,然后配合第四十九师会攻如皋;整编第二十五师的一四八旅从泰州东犯姜堰;得手后,这几路敌人将会攻海安。整编第二十五师的另外两个旅在扬州待机。如我失利,他们可能沿运河北犯邵伯、高邮。蒋军还有两个整编师(第二十一师和第六十五师)在江南沿岸当第二梯队,准备随时加入战斗。”

  我读到粟裕的这段回忆,感到当时华中野战军对我部作战计划的掌握是很准确的。然而,至于我部的作战计划是怎样泄露的,事后我始终也没有查清楚。那个时期,抗战胜利不久,各部队指挥机关保密观念很淡薄,泄密事件的发生,并不奇怪。问题在于,由于我部的作战计划划泄密,导致我部不能按计划行动。粟裕的部队首先向我部发动了进攻,造成我部被动挨打的局面,苏中作战就是这样开始的。

  ●兵马未动 即遭顿挫

  正当我奉蒋介石之命,暂停进攻之际,7月l3日下午3时左右,我突然接到第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打来的电话。他报告说:据侦察,共军主力正分别向宣家堡、泰兴城两地进逼,可能要先发制人。

  情况来得突然,我即令李天霞严密监视,同时指示司令部加强与第八十三师的联系。黄昏时分,李天霞又陆续报告说:共军已向泰兴、宣家堡发起攻击。我问:“守泰兴和宣家堡的是哪两个部队?”李天霞回答说;“守泰兴的是十九旅的第五十七团,团长钟雄飞;守宣家堡的是十九旅的第五十六团,团长刘光宁。”我又问:“这两个团怎么样?”李天霞说:“战斗力都不错,两位团长打仗有办法,请司令官放心!”我听李天霞这么说,即命李天霞酌情处置,但一定要守住!然而到了半夜,我又接到报告说,共军攻城猛烈,宣家堡当能支撑,泰兴城已被攻破。

我即令李天霞赶紧派部队去支援。李天霞答应照办。然而,增援部队途中分别受阻。

战斗结果,粟裕在回忆文章中说:“我第一师经一夜激战,已全歼宣家堡之敌第五十六团及山炮营,第六师也基本上歼灭了泰兴之敌。敌人只剩下一个营部率少量残敌负隅抵抗。”“鉴于我军已获得转移兵力的主动权,宣泰战斗遂告胜利结束。”

“这一仗,我攻城与打援部队歼敌整编第八十三师第十九旅的两个团和旅属山炮营及第六十三旅一个营共3000余人。”

  我回忆,李天霞向我报告时,仅提到这两个团吃了亏,但是建制还在。我没再深究。

  ●攻占如皋 侧后受创

  战斗既已打响。国防部紧急通知我接原定计划,向如皋、海安发起攻击。

  7月16日,我命令各部投入战斗首先拿下如皋,兵力部署是;以驻南通的整编第四十九师为主攻部队,师长王铁汉率第二十六旅和第七十九旅打头阵,该师第一○五旅为预备队。以驻黄桥整编第六十九师戴之奇所辖的第九十九旅朱志席部为助攻,整编第六十五师李振部在其右后方跟进;同时,以驻泰州方面的整编第八十三师李天霞部向海安方向进攻,以资策应。我的司令部仍设在常州,以两部美式电台指挥作战,这时,我采用的是正规作战,分进合击的战术,指挥各部攻占如皋、海安。对此,我信心很大,决心很硬,严令各都要不惜代价,一举突破。

  主攻如皋的整编第四十九师是分左、右两路沿南通至黄桥公路攻击的。左路为第七十九旅文礼部;右路为王铁汉亲率直属队及第二十六旅。17日,左路抵如皋以南扬花桥、宋家桥一带;右路抵如皋以东丁堰一带的鬼头街、四肚里。左、右两路对如皋形成夹击态势,准备于次日联合发起攻击。

  然而,18日,粟裕部主力部队却突然出现在整编第四十九师侧后。粟裕以第一师主力抢占鬼头街东南公路上的林梓,断我退路,尔后从右路第二十六旅的侧后向东北攻击;以第六师主力抢占扬花桥西南的贺家坝,尔后从左路的第七十九旅的侧后向东北攻击;第七纵队主力则由如皋城及其东北地区向东南出击。三路协力,拟全歼王铁汉部于如皋东南地区。另以第一师、第七纵队各一个团阻击向姜堰进犯的李天霞部,以第六师之两个团阻击向黄桥进攻的第九十九旅朱志席、整编第六十五师李振部。

  18日晚,粟裕各部发起攻击。右路王铁汉率直属队和第二十六旅仓卒迎战,就地依托村庄转入防御,由于粟裕主力攻击猛烈,损失很大。19日拂晓,第二十六旅阵地被突破一次,王铁汉组织反击得以巩固。到了晚间,阵地再次被突破,第二十六旅败局巳定,王铁汉率少数师直部队突出包围。

  在扬花桥一带的第七十九旅依托有利地形苦力支撑,旅长文礼不断打电话报苦,叫急。司令部也只有用“援兵即到”等诸加以安慰。这样,该旅战至21日下午,作为整编第四十九师后续部队的第一○五旅先头第三一五团赶到,才转危为安。

  对于上述战斗的发生,我曾采取多种处置,亲自与南京空军司令部联络,要求派空军助战,亲自打电话给王铁汉和文礼,命令他们坚持顶住;同时督促其他部队按计划加速行动。21日,整编第八十三师进到姜堰以东马沟附近,整编第六十五师攻占搬经镇以东地区。22日,第一○五旅也全部赶到扬花桥一带。黄桥、南通两方面兵力接近会师。鉴于此种情况,粟裕部于23日拂晓放弃对第七十九旅的进攻,向如皋以北方向撤离。

  第七十九旅和第一○五旅马上转入反击,乘机攻入如皋城。

  据粟裕部统计,“如南战斗共歼敌整编第四十九师一个半旅,连同阻击中消灭的敌人,共歼敌一万余人。”

  我部虽然受些损失,但是,基本按计划达到占领如皋的目的。

  我的部队占领了如皋后,我即令罗觉元带参谋人员和电台、电话到城里建立前进指挥所,并令驻城部队巩固据点,储积粮食、弹药,维修公路,以利再战。

  战斗过程如前所叙。

战至23日,粟裕见“部队已连续行军作战十天,相当疲劳,而且敌人第二梯队又陆续北调,如继续与当面之敌纠缠,对我不利。为保持主动,如南战斗胜利结束后,主动撤离如皋城。”

  ●两路夹击 攻占海安

  海安是苏中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攻占海安,便可以沿角斜、李堡、姜堰、泰州形成封锁线,巩固苏中南部占领区,确保长江下游的通道。基于此种战略考虑,拿下如皋城后,我即刻调整兵力,命令交警第七总队驻守丁堰,第十一总队守林梓,第九十九旅调回黄桥。进攻海安的任务由整编第六十五师,整编第八十三师和第一○五旅担任。

如皋城由整编第四十九师驻守。同时对进攻海安做出部署:以整编第六十五师(欠一五四旅)附第一○五旅(欠三一五团)及整编第二十一师的新编第七旅为主攻部队,整编第八十三师为助攻部队。第六十五师和新编第七旅沿如皋、海安公路向海安正面进攻,第一○五旅(欠三一五团)向李堡进攻,整编第八十三师(欠十九旅)附整编第二十五师的第一四八旅由姜堰以东继续向海安进攻。一路由南向北,一路是由西向东,以海安为目标分两路夹击。

对丁我部的重兵进攻,粟裕又采取何种打法呢?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敌人以六十旅的优势兵力集中在狭小正面向我海安进攻,如我固守海安,在海安与敌人决战,正中敌人的毒计。因为敌人有强大的第二梯队,我军与之决战,势将付出很大的代价,战胜了,敌人仍可继续调集兵力,保持其进攻的态势;战斗如不顺利,势必仍要撤出来,那就被动了。如我先以小部队实施运动防御,杀伤和消耗敌人,并赢得时间,保证主力部队休整,然后撤出海安,给予敌人以我军被迫放弃战略要地的错觉,使敌人重新骄傲起来,就将造成有利于我歼敌的战机。

  “但是,当时还处在战争初期,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关于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的战略方针,还没有为大多数干部所掌握。有的同志认为敌人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军已经打了两个胜仗,为什么不敢在海安同敌人决战?打了两个胜仗还要放弃海安,前两仗岂不是白打了!我远离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不敢单独决定,就日夜兼程从海安赶赴淮安。从海安到淮安约300里路程,须经东台穿过水网地区。我开始骑摩托车,以后乘了一段黄包车(人力车),接着又骑自行车、乘船,当时能够搞到的交通工具全部用上了,一天一夜赶到了淮安。华中分局召开了常委会议,郑重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决定在海安实施运动防御,尔后主动撤离,创造新的战机。对于同志们的疑虑,除进行必要的思想工作外,主要靠打胜仗的实践来解决。华中分局把这一决定上报中央、华东局、新四军军部,得到了同意。

  “7月30日,中央军委又来电指示:‘在我军主力末获充分补充休息恢复疲劳以前,及敌未进至有利于我之地形条件以前,宁可丧失一些地方,不可举行勉强的无把握的作战。’‘总以打胜仗为原则。敌以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我损失若干地方是不可免的,你们应有应付恶劣环境之精神准备与组织准备。’这个指示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中央战略方针和作战思想的理解。

  “这时,我们的部署是:第一师、第六师集中在海安东北地区休整补充,待机歼敌;第七纵队在海安外围打运动防御战。

  “海安运动防御战从7月30日打到8月3日。第七纵队从苏中地方武装上升主力不久,补充了大量的解放战士,所属四个团只有一个团打过大仗。但是四天多的战斗,他们只用了3000多兵力,英勇抗击了五万多敌人的轮番猛攻。敌人兵力集中,炮火浓密,但第七纵队作风顽强,指挥灵活,奋战四天多,伤亡仅200余人,杀伤敌军3000余人,创造了敌我伤亡十五比一的新纪录。仅7月31日夜对敌人的巧妙袭扰,就使敌军消耗了炮弹万余发。8月3日,海安运动防御战胜利完成任务,第七纵队主动撒出海安。”

  我回忆攻打海安,我部似乎没有花费什么气力。经过两天时间,打了一下,整编第六十五师便占了海安,第一○五旅占了李堡。从作战计划上来说,我部达到了目的。

  ●交接防务 李堡失利

  我部拿下了如皋、海安、李堡,实现了进攻苏中的战略目的,在我看来,是打了胜仗。当时各部纷纷报捷,我的司令部认为粟裕部损失二三万人,大势已去。我也分析,粟裕部向北撤退,一时不会有大的行动,即抓紧时机命令部队沿泰州、姜堰、海安、李堡及角斜至海边建立东西防线。

  8月6日,我命令整编第八十三师仍撤回泰州;整编第六十五师(欠第一五四旅)附新编第七旅驻守姜堰、海安,第一○五旅继续向角斜发展。8月9日,各部队部到达指定位置。为了保证第—○五旅(欠第三一五团)能集中兵力攻占角斜,我命令驻海安的新编第七旅派一个团到李堡接替第一○五旅防务,并规定这个团在接替防务过程中暂归第—○五旅刘玉山统一指挥。

  然而,就在这一过程中,这两个旅又遭到粟裕部的沉重打击,情况大体是这样:

  新编第七旅依照这个命令派该旅第十九团附炮兵辎重部队于8月10日从海安向李堡前进接替第—○五旅遗留的防务。

19时,天初入黑,第十九团刚接替李堡防务完毕,警戒还没有派好,工事也没有做好,部队位置也没有分布好,突然间发现强大解放军分路向李堡包围攻击。该团团长介景和即向杨家庄第一○五旅刘旅长告警,刘旅长指示说,如果能固守李堡村庄即竭力固守以待天明,否则即向杨家庄第三一四团靠拢,联接三一四团阵地构筑工事,共同防守。介景和接到指示后,认为夜间转移部队难以掌握,同时他对解放军作战缺乏经验,所以决心固守李堡村,等待天明时由该团直属的新编第七旅旅长黄伯先从海安来增援。介景和当即命第二营在李堡北端占领阵地,第三营在李堡西端占领阵地,第一营及团直属部队担任李堡东南防御并构筑第二线阵地。半夜23时起,解放军以强大兵力向李堡发起进攻,经过两三个钟头战斗,该团阵地全被突破,部队大乱,介景和欲以第一营残部于李堡东端掩护其他残部向杨家庄第三一四团阵地以南地区撤退,但因解放军重重包围,逃不出去。至11日拂晓前6时许,全部被歼。

随后杨家庄第一○五旅第三一四团亦受到解放军猛烈攻击。到11日下午两点钟,该团被迫向西南突围,旅长刘玉山率残部逃回如皋城。8月1l日4时,新编第七旅黄伯先率第二十一团由海安出发向李堡增援,以第—营为前卫,其余按旅部、团部、第二营、第三营顺序前进。5时,到达立发桥就听到前面有炮声。7时,先头部队即与解放军发生战斗。此时黄伯先还误认为第一○五旅向海安前进途中与解放军发生遭遇战,故企图夹击解放军,乃决心继续急进。12时,前卫营到达西场附近被解放军迎头阻击,原来解放军早就在这里设伏等待。因为这时玉米秆长得正高,看不清地形,便于伏击。随后,左侧亦发现解放军。即以第二营向左侧展开进攻,第三营向前靠拢,此时黄伯先与各方面均失去联系,到16时已感到陷于重围,前进不能,后退无路,乃以第七、第九两连向西突围,不料均被解放军打回。

17时,解放军发动猛烈总攻,不到一个钟头,第二十一团被全歼。仅旅长黄伯先率残部几百人向南渡过一条小河脱离包围圈,经柴湾方向逃回海安。在这次战役中,新编第七旅的6000多人除旅长黄伯先、第十九团团长介景和及其他高级官员率少数人逃脱外,大部被消灭了。

  那么,粟裕又是怎样抓住战机,奇袭李堡的呢?原来,粟裕率主力部队北撒,仅至海安东北一二十里。由于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人员、物资很快得到补给,在民兵的帮助下,封锁消息,未使我部察觉。我的司令部令新七旅从海安东进接替第一○五旅在李堡一线的防务,为粟裕“密悉”。粟裕当机立断,决心集中兵力,“寻歼李堡之敌于运动中”。粟裕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作了如下的部署:以第一师攻歼李堡、角斜之敌第一○五旅主力;以第六师之第十六旅攻歼丁家所守敌第一○五旅一部,以第七纵队及第十八旅分别位于贲家巷东南和西场南北地区,合力求歼可能由海安东援之敌新七旅,并阻击可能由如皋东援之敌。此时,原在淮南的第五旅(三个团)和华中军区特务团前来参战,我们将他们部署在贲家巷以北作为预备队。

  “战斗于8月10日20时发起。我第一师乘敌人混乱之际,猛扑李堡,奋勇攻击。此时的李堡,正有敌人的两个旅部各率一个团在交接防务,兵力虽多,但队伍混杂,工事也未筑好,我军一击,建制大乱。至11日晨,我军完全攻占李堡,中午又克蒋庄、杨庄,全歼守敌。由于我攻势突然迅猛,敌人正在交接的两支部队都很混乱。交防之敌的电台、电话刚才拆除,接防之敌的电台、电话尚未架好,双方都无法向海安告急。11日晨,敌新七旅旅长仍按原计划带领一个团由海安东行。我军部署在海安以东打援的第六师与第七纵队,立即利用高粱、玉米地作好伏击布置,第七纵队一部断敌退路,合同第六师一部出击,在运动中将该敌全部歼灭,其中一个营缴械投降。

  “李堡之战,前后20个小时,歼敌一个半旅共9000余人,又赢得了一个胜利。”

  ●腹地受敌 “交警”败退

  李堡战役后,我鉴于兵力消耗较大,部队疲惫,暂时放弃了在李堡、角斜一带建立封锁线的打算,重新调整兵力部署,把重点放在扼守南通、丁堰、如皋、海安沿线,加强对海安、泰州以南的“清剿”和对海安、如皋、泰州之间的防御上,以巩固占领区域。

  然而,到了8月21日,我封锁区腹地丁堰、林梓一带部队,又遭到粟裕部的攻击。该日晚9时,驻守丁堰的交通警察第七总队和驻守林梓的交通警察第十一总队均先后遭到粟裕部的突然袭击,交警第十一总队凭借工事进行抵抗。

打到第二天过午,粟裕部增加兵力猛冲猛打,下午5点钟,阵地全被突破,部队被粟裕部打乱,完全丧失战斗能力,只得向南撤退。丁堰第七总队抗拒了一夜,到第二天10点多钟,阵地便被突破,部队亦被打垮,只有一个大队(约300多人)撤往东陈,和驻守东陈的一个大队并在一起。他们接着受到粟裕部猛打,只得败退如皋。被打垮的两个交警总队,原先自信火力强,又有较强固的工事,各自守一个据点,是有把握的,我对他们原本是放心的。他们受到攻击时,还在电话中满不在乎地对我说,不要紧,可能打上一两个钟头就没事了,后来战况转为危急,电话不通,无线电呼叫不灵。我无法处置,只有任凭他们独立作战。

  丁、林之战,按照粟裕的说法,是采取了“钻到敌人肚子里去”的战术。李堡战斗后,该部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华中军区增调来了生力军第五旅和军区特务团,兵力增强。此时,中共中央军委电示:“苏中各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即如交通总队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粟裕分析了我部情况认为:交通警察总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忠义救国军”改编的,以“恢复交通”为名专门进行对公路沿线解放区的“清剿”,虽全部配备美械自动火器,但重装备较少,缺乏正规作战经验,于是决定钻到我腹地将交警作为薄弱之敌歼灭之。

粟裕在回忆文章中还写道;“8月20日晚上,谭震林同志和我率主力第一师、第六师、第五旅、特务团向南开进,插人敌人侧后。这‘敌后’实际上是我们的老根据地,老马熟路,军民都习以为常。16个团三万多人夜行军,连家犬惊吠之声也难听见,敌人当然更无从知晓。

  “8月21日夜11时半,丁堰、林梓战斗打响。又是一次出敌不意的攻击,进展甚快,22日上午,丁堰敌交警第十一总队被我第一师围歼大部。我第六师围攻林梓,全歼守敌。东陈之敌在我第五旅围攻下,大部进入如皋,东陈亦被我攻占。

  “丁、林战斗歼敌交通警察五个大队及第二十六旅一个营,共3000余人……打开了西进的门户。”

  ●援如遇挫 攻邵未竟

  粟裕与我部的苏中之战“七战七捷”,其第六、第七两战是同时进行的。粟裕称之为“攻黄救邵”。

经过是这样:丁、林战斗进行之际,由宿县地区东进的邱清泉第五军占领睢宁,进逼淮阴。为策应第五军作战,我根据国防部指示,派驻扬州的整编第二十五师沿运河北上,攻取江都县邵伯镇。

粟裕部得知这一情况,即采取“攻黄(桥)救邵(伯)”之战术。决定以新组建的第十纵队和第二军分区两个团在邵伯防御,主力部队除以第七纵队在姜堰、海安之间发动牵制性进攻外,第一师、第六师、第五旅、特务团等三万余人大踏步机动,由丁堰、林梓越通榆公路向西开进。用攻其必救的方法,寻歼我部于运动之中,以解邵伯之围。

  丁堰、林梓战斗打断了我南通至如皋的交通线,如皋城呈二面被围态势,司令部向我报告说,如皋城兵力单薄,如果粟裕部进攻如皋,恐怕守城部队难于坚守。于是,我令驻如皋前线指挥所罗觉元,转告王铁汉师加强城防工事,同时,令驻黄桥的整编第九十九旅(欠一个营)东进如皋,加强防守力量。旅长朱志席接到命令,很担心开进途中遇到解放军袭击,要求如皋方面派部队接应。我答应了他这一要求,做了相应部署。

  8月25日,如皋王铁汉整编第六十五师派驻海安的第一八七旅全部,第七十九旅的一个团和第九十九旅留驻如皋的一个营分三路接应前去增防的第九十九旅。第九十九旅则离开黄桥启程东进,按理说这样的部署是万无一失的。

  不料,第九十九旅离开黄桥在公路上开进不多时,部队刚从集合队形拉成行军队形,已赶至黄桥附近的粟裕部主力便从道路两侧向第九十九旅发起猛烈攻击。战斗从早上8点多钟开始,越来越激烈,至下午两三点钟,该旅与我联络中断。至26日,第九十九旅被歼,旅长朱志席被俘。
  黄桥至如皋约60余华里,自如皋方面前来接应的部队,原本认为不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动作迟缓。这边的战斗打响后,我即令王铁汉亲自指挥部队火速前来支援。王铁汉即率第一○五旅一个团出发。中午12时左右,前来接应的各路抵距第九十九旅十余华里的谢家甸附近,可以听到前方的枪炮声了,王铁汉再次督促各部加速前进,不料,也突然遇到粟裕部主力的堵截。三路部队,很快被粟裕部主力分割,相互联络中断。我得知情况,深感不妙,急得直跺脚。

   第九十九旅旅长朱志席是黄埔军校三期同学。北伐时,我任第六十五团团长时,朱志席曾任我团的排长。第九十九旅也是一支比较能打仗的部队,该旅陷入重围,我格外着急。更令人心焦的是对王铁汉祝,不仅指望不上他来增援,相反,也是“泥菩萨下水,自身难保”。尽管我不断打电话要前进指挥所通知王铁汉放胆前进,不要迟疑,但前进指挥所与王铁汉也联系不上,我只得干着急。

王铁汉受阻后,我又急调驻扬州的整编第二十五师一个旅乘汽车增援第九十九旅。但未等援军赶到,第九十九旅已被先歼。

第九十九旅被歼后,粟裕部又将一部分主力东调,以15个团的兵力围歼王铁汉部。到27日上午,王铁汉各部被打散、打乱,仅有部分部队退回如皋城。

  据粟裕部统计,如黄路上的战斗,共歼我部两个半旅,17000余人。

与如黄路战斗同时进行的,是攻打邵伯的战斗。整编第二十五师自8月23日在向守卫邵伯,丁沟、乔墅一带的粟裕部第十纵队和第二军分区发起猛烈攻击。邵伯系水网湖泊地区,地域狭窄,部队难以展开。粟裕部凭借有利地势顽强防御,战至26日,乔墅一带阵地被整编第二十五师突破。正值集中兵力攻取邵伯主阵地之际,传来第九十九旅被歼及第一八七旅等部于如黄路被歼和被围的消息,整编第二十五师深受震动,影响了军心。我也觉得再战下去,难于取胜,遂下令将第二十五师撤出战斗,返回扬州。

至此,苏中作战暂告一段落,我部虽然受到较重的损失,但是,实现了第一期作战计划,遂以主要精力巩固如皋、海安等地的防区,设置障碍,构筑堡垒,休整和补充部队。期间我多次前往各部迎视防务。粟裕部主力则北撤如皋,海安一带再无大战。

  ●进出盐城 以退为进

  10月,我部奉命执行苏北作战第二期计划,为便于指挥作战,我将司令部由江南常州搬到江北南通。

  二期作战,主要任务是进出盐城、阜宁、淮阴,与薛岳指挥的徐州一带部队会合。根据当时战局发展,国防部指示我部于11月中旬开始向北攻进。

此次行动,我以整编第八十三师李天霞部打头阵,以整编第六十五师李振部随李天霞师右侧后方跟进。第八十三师兵出海安,经富安、粱垛,于11月底攻占东台县城,没有遇到解放军有力阻击。

过东台不远,在草埝一带,李天霞遇到了凭借一条河流抵抗的解放军队伍。我得到消息,立刻偕参谋人员乘车赶到东台。在第八十三师指挥所,李天霞摊开地图向我报告说:“草埝河北岸的共军兵力不多,明晨拟集中两个连在草埝河桥东面,以几十条船同时冲过河去,在河南岸,拟以强大火力实施掩护。”我认为此方案可行,当即表示同意,并布置说,如果渡河攻击成功,即沿公路向盐城方向发展,李振师在你的右侧后方眼进。随后,我又察看了东台城内地形,决定在东台设置前进指挥所。

第二天,李天霞师渡河成功。第三天,我进驻东台。前进指挥所设在东台城西北角靠湖边的一所粮栈里。我住在里屋,外屋一间大厅布置为作战室。

  12月8日,第八十三师北进到盐城以南的伍佑场一带,—路没有发生大的战斗。而在向伍佑场发动攻击时,遭到了解放军主力部队的顽强抵抗。

  伍佑场是个2000余户人家的小镇,镇东南,环绕着一条河流。解放军利用这条河流,沿北岸布置工事。李天霞集中炮火,组织兵力强攻数日,始终不能奏效。12月11日,我带司令部人员乘吉普车赶到卞仓,到李天霞时指挥所坐阵指挥,并叫来了李振共同商量对策。

李天霞汇报说,该师已展开两个团,在正面进行攻击的是第五十七团。已经集中炮火打毁了不少房屋和解放军阵地工事。步兵几次攻击,均接近解放军工事,但就是攻不进去。他还说,现发现右翼方面,有解放军部队在运动。

我对李天霞部久攻伍佑场不下很不满意,乃决定将李振第六十五师投入右翼,加强攻势。李振师展开两个团,但因水田密布,找不到渡河空隙,难以实施攻击。

  就在这时,我接到徐州绥靖公署的通报说,苏北涟水、阜宁方向的解放军部队正向盐城方向移动。同时又接到南京国防部空军侦察报告,说已有大量解放军在阜宁、盐城公路向南运动。我根据这些情况判断,解放军方面有可能增加盐城兵力以图固守。为查明情况,第二天上午9点多钟,我乘小飞机亲自到盐城上空察看,发现确有大量解放军部队在行动,而且已经在盐城东南河流上架起数座浮桥。态势很明显;解放军增兵不仅仅是为了固守,而是正准备对进出盐城的第八十三师、第六十五师右翼实施包围。

  我回到指挥所,约10点钟,马上接通了李天霞的电话。我问:“你有没有把握迅速拿下伍佑场?”李天霞说:“没把握。”我又问:“你部队的粮食够吃几天的?”李天霞说:“仅够吃两三天的。”此刻,原拟调驻扬州、高邮一带的黄伯韬整编第二十五师正在北上,队伍虽已出发,但赶至盐城当需两天时间。而解放军则有可能于当夜对整编第八十三、六十五师实施围开。这两个师约有四万余人,正处在四周河港交叉的不利地形之内,很容易被吃掉。我见情况十分紧急,即刻决定迅速将部队撤出。撤退地点选择在距伍佑场以南30里的刘庄一带,刘庄正北有一东西方向的拱形公路,可以凭公路对南下解放军实施防御。

  我决心既定,立刻亲自打电话分别向李天霞和李振下达了撤退命令。撤退的公路只有一条,两个师不能同时行动,我了解李振师是广东部队,这个部队的特点是进攻时冲得快,撤退时跑得快。于是决定,让李振师先撤,并再三叮嘱李天霞布置好部队撤退的掩护。这样,中午12点开始行动,至夜晚,两个师全部撤了下来。李天霞师撤退时,命第五十七团担任掩护。解放军发现李天霞部后撤,即发起猛攻,第五十七团损失了约一个营。

  两个师的部队后撤,行动马上为南京国防部得知。国防部次长刘为章当即与我通话,询问是怎么回事。按作战原则规定,未经请示而撤退,是不允许的。于是我答复说,部队行动,不是撤退,是调整进攻,此事电话说不清楚,国防部可派人来了解。第二天国防部便派汤恩伯来到东台,我当面向汤恩伯说明后撤过程,汤恩伯点头表示赞许,认为处置及时、正确。国防部也就没有再追究什么。

  整编第八十三、六十五师撤到刘庄一带,解放军并末跟进攻击。这时,整编第二十五师也赶到了东台,我遂决定再次对盐城发动攻击。经国防部同意.以整编第八十三师、整编第二十五师并肩向盐城反扑,整编第六十五师作为预备部队。

  大约是12月26日黄昏,整编第八十三师、整编第二十五师拿下了盐城。当时,解放军发觉我部增加了兵力,又由于涟水方面战局发生变化,大部分主力部队主动北撤。所以我部拿下盐城,没有发生大的战斗。

  我部占领盐城,苏北作战计划得以全部实现。国防部调整编第二十五、八十三、六十五三个师继续向阜宁以北攻进。因盐城以北为徐州绥靖公署防区,薛岳派欧震来接领前线指挥任务。我也巴不得做此交接。事后,鉴于盐城以南已无解放军主力部队,我便回到了南通。

  ●战果、战术、战斗力及其他

  我与粟裕部的苏中之战,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粟裕将军已于1984年溘然长逝。我们之间的战斗,各自写在了历史上。回首往事,恍然一梦。

  关于战果:在苏中的七次作战,粟裕称“七战七捷”,消灭蒋军六个半旅。

当时,我部上报损失,在五个旅左右,约有四万人。

有不少官兵被俘后,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我们还损失了不少武器装备。但是,由于双方作战目的不一样,各自评价也不一样。我当时奉命作战目的主要在于收复地盘,以占领城市,驱走解放军,维护占领区的安全。

所以,尽管损失了一些部队,但最终收复了盐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保障了浦口至南京的铁路以及长江下游的交通,解除了解放军对南京政府的威胁。从这点上看,我部达到了作战目的。由于我指挥的部队较多,损失一些,也算正常,南京政府从来没有怪罪我什么。

  从解放军方面看,他们作战的目的,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歼灭我有生力量为主。经过几次战斗,粟裕部以较少的代价歼灭我较多的部队。从这一点上看,粟裕部也是胜利的。特别是他在指挥作战中的卓越的指挥艺术很值得总结。

  我感到不安的是,这几次战斗,是发生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内同胞之间,不同于对日作战。双方的损失,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损失。蒋介石挑起了内战,导致抗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又陷于战火之中。这样的内战,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不知有过多少次,每一次,都严重地摧残了民族的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

  关于战术:苏中的几次作战,集中而典型地体现了国民党军队和人民解放军不同的战略战术。

  从国民党军方面来说,当时我采取的是正规战,即分进合击,稳扎稳打。照这样的打法,粟裕的部队三四万人,只能防御我一路进攻。他的兵力是不禁打的,当然不是我们的对手。可是粟裕却集中兵力打我一点,而且,有时是集中五六倍的优势,这样,我的部队就吃不消了。

这样的打法确实是很厉害。实际上,粟裕部是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打的。我记得在江西作战,即当年“围剿”红军时,红军也是这样一种打法,概括地说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对方,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打则必胜,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很高明,我曾反复研究过。

我认为,这样的打法,也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能做到:解放军作战有地方组织、地方群众的支持。这样,对国民党军队的情况很容易摸清楚。我同粟裕作战中就体会到,我们的每一行动计划,粟裕都了如指掌,这是他把握战争主动权的前提。

  再者,我们很难了解解放军,因为有群众为他们做掩护,为他们站岗放哨,所以,他们的行动能神出鬼没。再者,有了群众的支持,可以及时进行兵员补充、物资补给,能保证部队的战斗力。而国民党部队就不容易做到了。苏中作战时,我们的后方补给全靠自己,没有群众支持,加上路不好走,水田又多,运输困难,补给是个大问题,也是削弱部队战斗力的一个因素。

  回想起来,当年我参加东征、北伐、抗日,也曾经历过人民群众积极踊跃支持作战的感人场面。当然,这与军队的纪律有关,但根本的还是战争的性质,是不是符合群众的愿望。蒋介石发动的内战,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当然就很难取胜了。

  关于战斗力,苏中作战,国民党军队投入12万人之众,而粟裕部不过三四万人。国民党军队方面,有飞机配合作战,有大炮、汽车等装备,不少轻武器是美国援助的,如汤姆式冲锋枪等,是比较先进的。从表面上着,战斗力是远远超过了解放军。

但是,国民党部队有许多明显的缺陷:

一是各部队战斗力不整齐,有的好些,如整编第八十三师、整编第六十五师、整编第二十五师等,有的是拼凑的队伍,如被粟裕吃掉的新七旅,是四川的队伍,很不禁打,被吃掉,在预料之中。而粟裕的队伍是比较整齐的。

二是战斗作风不一样,国民党军队打正规战,没有解放军那种勇敢顽强、连续作战、吃大苦、耐大劳的作风,有不少指挥人员麻痹大意,骄傲自信,结果吃了大亏。就指挥人员来说,由于军队体制不一样,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很难亲临一线指挥。比如我,当时一直在常州,基本上是隔江遥控指挥,有什么情况,待下边往上报。而粟裕却和部队在一起,有什么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后来我从材料中看到,粟裕为处置战斗情况,连夜乘车,骑自行车,又乘船赶路达300余里。这种精神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是不可能具备的。这样,国民党军队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而解放军本来是劣势,却可能变化为优势,战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自1947年底盐城战斗之后,第一绥靖区平安无事,虽仍有局部的战斗发生,一般都由各部队自行处置。我再没有经历大的军事行动,除了抓防区巩固、整训部队外,还安排部队为地方做些好事。比较大的一项是种树,自南通到盐城公路两侧,我让部队分段负责,各自种了两排树木,以造福后代。后来,这些树长势很不错。1947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

2023年7月7日根据网络档案恢复: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205001653/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399063
锟斤拷锟洁辑时锟斤拷: 2023-07-08 20:37:56

加跟贴

笔名:     新网友请先注册笔名 密码:
主题: 进文集
内容: